高中信息教学

比较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新余市第十六中学  李小军


常言道:“不比不知道, 一比全明了。”有比较才有鉴别,才能对事物进行分析判断,也就才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逐步把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比较是根据一定的要求,把彼此有共性,有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这种方法应用在语文教学中是指在同一教学时内,通过对两篇或者两篇以上的课文进行某一方面或综合分析,求同寻异,同时完成数篇课文教学任务的一种方法。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比较的范围是广泛的,它不局限于整篇文章,也可以是文章的某一方面,如:文体、文章内容、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句式、人物刻画、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论证方式、记叙顺序等都可以进行比较,把它们放在一起,让学生从它们之间作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思考,这样能有效地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学生欣赏水平,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从安排比较的对象出发,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运用此法,我认为教师应抓住以下三个方面:

   一、引入比较体  教学中,教师应经常根据本体即课文的特定内容,把学生学过的课文的相应内容引入课堂,同时引导学生加以思考比较,以准确而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有效地学习新的知识,复习旧的知识,获得某些规律性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阅读文章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孔乙己》时,可将它与《最后一课》进行分析比较,以利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中,又复习了旧知识,构结知识网络。

通过分析比较,发现两篇小说有许多共同点。第一、它们叙事的角度相同,都采用第一人称来写。第二、都用儿童的眼光来观察和思考问题。第三、在表现手法上,都不乏传神而富于个性特征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第四、都具有典型的人物环境的衬托和人物情感、命运的对比。通过阅读比较,我们也发现了两篇小说的不同点。1、《最后一课》是外国文学作品,《孔乙己》是中国现代文学作品。2、两篇作品中,虽然都用第一人称“我”,但作用却是不同。《最后一课》中的“我”(小弗朗士)是小说主要人物之一,他和韩麦尔先生在表现主题中的作用是同等重要的。《孔乙己》中的“我”只不过是孔乙己悲惨命运和遭遇的见证人,“我”的见闻是全文的线索。3、两篇小说作者,对主人公的态度不同。在《最后一课》中,作者对小弗朗士是歌颂的。在《孔乙己》中,作者对孔乙己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4、表现手法不同。《最后一课》较多刻画人物心理,以人物心理变化过程来推动情节发展。《孔乙己》的中心意思是通过对孔乙己后半生悲惨遭遇的描述中反映出来,以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描写为主。5、主题不同。《最后一课》反映的是阿尔萨斯沦陷后,当地人民在普鲁士侵略者强行禁止教法语时所表现出来的悲愤情绪和爱国精神。《孔乙己》一方面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下层知识分子的毒害,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另一方面也真实反映了当时一般群众的冷漠麻木、思想昏沉的状态,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使读者对封建社会的腐朽和黑暗有所认识。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毛泽东为新华社写的一篇新闻稿。同是这一题材,当时前线记者阎吾也有题为《我军横渡长江》的报道。教学中,通过比较,学生能很快看到两文体裁、结构、内容、主题等方面的相同点:都是消息;报道的都是同一件事:渡江战役;都为人民的胜利而欢呼。这时,再引导学生深入比较,同中求异,并给以具体提示:可从作者身份、报道角度方面多加考虑。讨论后交流,学生总结概念如下:毛泽东是渡江战役总指挥,他的文章统观全局,为渡江战役作了全面的介绍。语言凝炼,气势磅礴。处处体现了政治家的洞察力和把握全局的能力。记者阎吾的文章只就他目之所及的西路军渡江情况作了报道。具体真切地再现了这一历史场面,使人如临其境。作者观察细致周到,内容充实,语言朴实亲切。这样的比较不仅让学生准确掌握了新闻这种体裁的一般特点,掌握了更为丰富的相关材料,增进了对作家本人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开阔了眼界。这对他们在以后的写作实践中,学会如何选择角度,一题多作,会有一定的帮助。

   根据本体的特点和需要,适时引入相应的比较体,展开比较,有助于学生学好新课文,贯通旧课文,形成和建立知识的内在联系,获得语文学习的某些规律性,提高阅读能力。

二、寻找比较体。比较的对象不仅可以是另外课文,也可以立足于同一篇课文来获取。或从课文前头获取,或透过课文寻找某种潜在的比较对象。从某些课文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可能考虑的思路、框架、语言等教鲁迅小说《孔乙己》时,我把最初发表于《新青年》的《孔乙己》与课文比较阅读,并就其中关于人物描写方面的修改举例分析。例一:在这些时候,我可以附和着笑,掌柜是决不责(骂)备的。(注:划线字系修改时添加的,括号内是最初发表时的原文。后同)课堂上,让学生辨析“责备”与“责骂”的内涵,探究其修改原因。通过一番分析比较,学生认识到这一字的改动,在人物声态的描写上显得更加恰如其分。再出示第二例:“……记着,这些字应该记着,将来做掌柜的时候,写账要用。”我暗想我和掌柜的等级还很远呢,┉┉引导学生比较思考:为什么要加“暗”字?有个学生的回答颇有见地:“入木三分地刻画出了小伙计复杂心理,既是对‘讨饭一样的’孔乙己的冷漠、轻蔑,又是对自己深感与掌柜的等级相距太远,表现出一种妄自菲薄的自卑感。”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有的叫好,有的反对,纷纷据理力争,课堂气氛顿时活跃。我则趁热打铁,把这场讨论引向深处、广处,让学生反复比较两稿,从一个字、词乃至一个标点的增删修改中探求其所以改动的真谛。这样的比较,能收到别的教法难以企及的好处,学生思维的火花一经点燃,自然会发射出耀眼的光芒。这样,通过分析比较,逐步培养学生的辩析能力。

经过这样比较,学生能更好地了解课文的细微差别,使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假设比较体。有时不必费很大的力所,只要对讲解的内容作些改动,再把它跟讲解的内容进行比较。

例如,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作品遣词造句、谋篇布局方面的匠心,有时我们可以采用假设调换词句,改变句式、句序,增删小节好不好的方式来比较。如把《谁是最可爱的人》题目换成“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显然,换后的题目太直露,原题目具有发人深思,且能激起人们阅读兴趣的特点。一经比较,优劣自明。如再把文中抒情议论的小节删去,使叙事显得就事论事,相当干巴,而且作者的感情无处宣泄,无法使读者始终处于感情激流中,也就无法引起读者的共鸣,大大削弱了文章的深刻性和艺术感染力。而这些结论的得出,只需让学生朗读原文与删余文字,无须赘言,教学效率自然翻番。

例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在陈述松骨峰战斗之后,有这样一段话:“朋友们,当你听到这段事迹的时候,你的感觉又是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人吗?”这段话中的反问句的作用是什么,如果空说道理,是不便于学生领会的。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教师可要求同学们把它改为陈述句:“你应该觉得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人”。然后请同学们把课文中的反问句和我们改成的陈述句比较一下,它们的意思完全一样的,看一看用反问句在表态效果上有哪些作用。

经过一番研究、比较,同学们共同得出了结论:同样的意思,采用反问句表述,其作用是发人深思,激发读者的感情共鸣,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这个实例告诉我们,恰当地使用比较法,可以迅速地解决学生的问题,效果显著,简便易行。

   运用这种假设比较体的教学方式,常常能到出奇制胜,以假求真的教学效果。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导学生用类似的东西加以比较,找出异同。一方面,能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另一方面,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认识,以拓展学生装的视野,达到从求同求异思维中培养他们的能力和兴趣,引导他们更好地去阅读课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址:江西省新余市渝东大道
电话:13879088213
邮箱:392217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