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教学

浅谈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及思考

 新余市第十六中学 李小军


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发布、应用能力将作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志。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已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并逐步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加快信息技术教育已经成为中小学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早在1984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计算机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这尤其体现出了这一点。然而,由于诸多的因素的限制,中小学信息技术的开展还是没有到位,特别是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要想改善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首先必须对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及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有一定的了解,然后有针对性的一一加以解决。


一、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


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不能顾喜不顾忧,更应该看到它所存在的问题。它的发展与城市及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受到了资金、技术、师资、观念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因此,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仍不容乐观,具体表现为:


  (一)、人们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还有待提高


时至今日,面对信息化社会飞速发展和我国加入WTO所面临的全球化及前所未有的挑战,绝大多数基层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和校长对农村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站位不高,思想上存在种种畏难情绪;他们多数人认为信息技术离农村还很遥远,师生学无所用;再加上农村本身的特点也给开设信息技术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不少人认为,连自己的生活问题都难以解决,又何以投资这么多的资金在农村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呢?岂不难哉……


 (二)、基础设施比较薄弱


资金是困扰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一个大问题,经济条件差的地方,无法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工作。很多农村存在“有硬件没软件”、“有电脑没网络”,即使定了教材,教师也被安排了正常课时上课,但是配套设施的不足导致很多内容没法讲,即使讲了,但没有实践和检验,对于技术性和实践性如此强的信息技术课,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能够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地方,绝大多数存在着计算机数量少,配置水平低,难以保证学生上机时间等问题。


 (三)、师资队伍素质较低


农村中小学掌握信息技术教育理论的专业人才凤毛麟角,多数教师自身专业水平不高,对现代教育意识与现代教育观念缺乏了解,难以利用信息技术本身的有利条件发挥其作用。


  (四)、教育观念转换滞后


虽然我国已经在大力提倡和推行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的影响却根深蒂固,不论是学校领导、教师、学生还是家长对一门课的重视程度往往取决于它在中考、高考当中所占的比重,对于信息技术这门基本没有列入考试范围的科目,谁都不愿投入太多的精力和时间,对于这门课具体怎样去上,大家都不会很重视。他们关注的是“前途”,而不是“素质”,在他们看来,前途与素质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关系。所以, 多数学校将信息技术教育等同于计算机教学,将信息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只停留在教会学生如何操作计算机上。


 (五)、教学方法不合理


由于对信息技术教育的不重视,现在站在中小学教育技术工作岗位的教师很多都不是信息技术教育相关专业毕业。而是从其他教学岗位转过来,通过培训走上信息技术教育岗位的,这类教师往往把信息技术教育按照学习一门学科的老办法去讲、去学、去考,照本宣科,以一种完成课时任务的姿态去应付这门课。至于实践,对他们来说,挑战就更大了,有时根本无法应付。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上机课变成了无任务的打字课、上网课,放任自由的游戏课、聊天课。教师的任务就是开机房,实践课中往往见不到教案,也没有明确的任务,有的地方学生整个学期上机就是练打字,还有的地方小学学打字,初中也是学打字,到了高中还是在打字,好象只有打字才算实践。


  (六)、教育资源不能共享


农村信息化建设尚局限于添置教学设备,上的设备只是一些独立的个体,电脑和网络未实现完美结合,不能交互,难于实现资源共享。网络是收集有用信息的重要渠道,少了这个渠道,信息量大大减少。教师的教授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内容都不能得到相应的扩充,知识面只限在某一范围内,相关知识得不到很好的丰富。

在农村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是教育信息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信息技术教育普及的一个主要方面。我们有必要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在农村的开展。基于上述对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现状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


二、造成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的原因


 (一)、学校领导重视不够


过去在中小学开计算机课的时候,受传统观念影响,很多学校的领导对这门课认识不够,加上自身对计算机接触不多,所以很少去关注,致使一些学校软硬件的配置不能保证教学的需求。现在虽然把计算机课改为信息技术课,培养目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很多学校领导仍然没有真正认识到开设这门课的目的和意义,对课时安排、课程质量等问题关注较少,对信息技术教师的定位也很模糊,所以导致很多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中身兼数职,不受人重视,把大多数时间耗在教学以外的杂事上,而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设计投入的精力相对较少。


  (二)、资金严重不足


要想在农村很好的落实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一个很大的限制因素就是资金问题。资金不足,信息技术教育中一些必需的设备就无法提供,从而导致了教师的和学生的学都相当的抽象。而信息技术教育本身就是实践性和理论性相结合的,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巩固理论,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资金不足,就相当于教学设备不齐全,在基本的教学条件不能满足的条件下,何以提高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效果呢?


  (三)、教师素质问题


   1、专业技能不高。现在任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师大都数为其他课程的任课教师,并不是社会培养出来的信息技术教师不够,而是由于各方面的不重视,导致了很多学校都不想在这门课程的师资力量上多花心思。


   2、 没有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每天都要关注教学内容的更新,还要学习与教学内容有关或无关的其他知识,硬件和软件都不能缺。所以信息技术教师必须紧跟时代潮流,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


   3、教学设计不良。信息技术课往往是分为两个部分:理论课与上机课。很多教师在理论课上照本宣科,在上机课上留了作业,辅导一下就行,很少花时间去设计课时、设计内容、合理安排与利用上机时间,也不能立足实际应用让学生在学技术、学软件的过程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应该说,这是在现行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比较严重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效果与成败。


  基于上述对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的阐述及对产生这种现状的分析,我们就可以有根据地、有针对性的实施一些有效地解决措施来落实好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三、解决措施


   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关系到信息技术教育能否全面普及,从目前的实际来看,亟待解决以下问题: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谋划适合农村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思路。通过组织领导及相关人员学习、参观,使他们充分认识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需要,信息素养应成为人们的一种基本能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是适应信息化社会教育方式根本转变的需要;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是国家提出的一项事关全局的战略任务,农村中小学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具体措施。

(二)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信息技术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物质基础保证,农村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必须调动政府、教育内部、社会等多方面力量,可采取“引资修建、借鸡下蛋”等办法上设备,保证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数量足够,素质较高,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师资队伍是推进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在采取激励政策,吸纳具有高水平计算机知识的专业人员到农村学校去的同时,必须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就地取材,发挥县区教师进修学校培训师资的优势,培养信息技术教育专职教师。并对在职中小学教师定期进行信息技术培训。

(四)加强教育科研,促进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核心,二者整合才能真正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必须充分发挥县教研室的作用,构建教研网络,各学科教研员在提高自身信息素质的基础上,要广泛开展学科信息技术教育教研活动,引导全县教师从教育观念、学习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技术和教育资源五个方面探讨如何进行整合。

(五)加强教育资源建设,实现信息共享。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是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础性工作。要建立县(区)域信息技术教育中心,为县(区)域范围内各学校提供信息资源的基础上,鼓励各校进行校园网建设,不具备上网条件的少数中小学可通过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配备并定期更换教育教学资源来解决教育资源共享问题。还要加强县(区)域信息技术教育资源库建设,要鼓励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制作符合农村学生认识特点、具有乡土特色的教学软件,通过资源库进行交流。这样可省时、省力,避免重复建设,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使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的可操作性更强。


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我们只有在了解其现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加以解决,才能推动农村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进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址:江西省新余市渝东大道
电话:13879088213
邮箱:392217809@qq.com